醫療廢物處理情況和策略釋解
比較規范的個體診所基本上都使用帶警示標志的醫用塑料袋,但一部分個體醫療機構出于經濟成本的考慮而不使用帶警示標志的醫用塑料袋,僅用市面上的普通(黃色、紅色、黑色)塑料袋來代替。如表1所示,在150家接受調查的個體醫療機構中,治療區域內使用黃色醫用塑料垃圾桶進行醫療廢物收集的有25所,使用純黃色 垃圾袋的有30所,除了10所無法獲知使用信息以外,剩下的85所則使用紅色、黑色普通的垃圾袋。由此可知,仍有將近一半的個體診所不區分生活垃圾與醫療廢物,很有可能混進生活垃圾。整體而言,個體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的分類意識參差不齊。
環衛工人回收醫療廢物情況。環衛工人上門收集的時間并不固定,而是根據自身工作時間、工作習慣決定。收集后通過小型垃圾車運送到垃圾中轉站,直接卸料壓縮。由環衛工人運送至垃圾中轉站,環衛工人直接卸料,沒有簽收交接手續,站內也沒有作分類放置處理,并不符合相關操作規范和基本要求。
個體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的認知程度。調查在針對個體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的問卷中,考察了這個人群對于醫療廢物的認識程度,體現在醫療廢物警示標識、醫療廢物分類、醫療廢物處 置過程、關注醫療廢物程度、了解法律法規程度這五個方面。受訪者中有53名醫生、286名護士,從表2來看,個體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的認知有待加強。居民對醫療廢物危害性的關注及認識程度不高。個體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環衛工人中只有1/3接受過相關醫療廢物處理相關知識的培訓,培訓形式基本是在衛生監督部門在檢查時提 出的要求和衛生局開會有相關內容,沒有過專題培訓。
您可能喜歡的: